乾隆年间,最豪李斗在《扬州书舫录》中收录了一份较具体的世上盛宴满汉全席食单。作为宫殿御膳 ,依照宴会的场合不同,“满汉全席”分为如下几种:
“蒙古亲藩宴” :这是为了款待与皇室联婚的蒙古亲族而设的 。设宴地址一般在光明磊落殿,陪坐的大都是满族一品大元 。蒙古众亲王,都以吃亲藩宴为荣。
“廷臣宴” :这被视为帝王拉拢臣心的“收购宴” 。每年的正月十六 ,皇帝要为钦点的大学士、九卿中的功臣设宴 ,一般设于奉先殿上。
“万寿宴”:这是极端豪华。听说,当年慈禧太后60大寿之时,在生日的前一个多月,便已开端请客群臣。整个寿宴大约消耗白银近一千万两 。
“千叟宴” :史料记载,康熙五十二年曾在畅春园举办大宴 ,因参宴人数很多,规划巨大,并且席间康熙帝还曾赋诗《千叟宴》得名。
“九白宴” :这是专为蒙古外札萨克等四部落而设。因其投诚后 ,每年以白骆驼一匹 、白马八匹向朝廷进贡 。为表皇恩浩荡,特设“九白宴”回馈青鸟使 。
“季节宴”:这是清宫在首要时令节气时所设的筵席。
在清代官场的一些重要典礼上,受民族意识的影响,请客之时一般先开满席,其菜品的首要特色是涮、煮、烧等;之后开汉席 ,其兼具煎、炒、烹、炸等汉式菜色的特色。为了在宴席上争风头 ,满汉厨师常常私自比赛 ,在菜品上精雕细琢。所以,一场宫殿大宴往往是满汉极品甘旨荟萃,因此被人们称为“满汉全席” 。
此外,“满汉全席”过于豪华 ,常常遭到世人的诟病 ,但实际上其中所包括的烹饪技巧 ,一向都是厨师们学习的模范。